别具一格的文学评论
——读桑永海文学评论选《风景说不尽》
张雪梅
正是寒风瑟瑟雪花飘飘的季节,可你此时却是心潮涌动,像年轻时得到一本喜欢读的书那样兴奋,一口气读下了近26万字的《风景说不尽》,感觉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就想写写阅读的感受。
桑永海是位令人尊敬的语文老师,他执教四十年,八十年代复出文坛,就游走于散文随笔和文学评论之间。近十余年来,他更加侧重于文学评论的写作 ,在北京、上海、长沙、西安等地重要文化文学报刊上发表了近300篇文学评论。这本《风景说不尽》,是他的第一部文学评论集,是从他已经发表的作品中选出的六十篇 ,多是发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影响的篇章。
真是别开生面,文学评论竟然可以这样写!这是我读完这本书最突出的印象。你一篇篇读去,那是热情奔放的散文,是兴趣盎然的随笔,是幽默讽刺一针见血的杂文。但你稍加思索,每一篇或长或短,又都是逻辑严密、妙论迭出的评论。将文学评论这种文体写得如此有趣如此优美 ,很是难得 !我看这是桑永海这部文集的一个鲜明的亮点。
在新世纪之初,我国社会历史进入了急剧转型期,多种思潮激烈碰撞,其表现就是在文化文学领域产生了一些热点或焦点问题,形成了几次广泛关注的大争论。桑永海在论战中诞生的一批文章,产生了积极影响,经受了时间考验,是他这部评论集又一个鲜明的亮彩之处。正如著名评论家張未民在本书《序言》所指出的:“我们可以认定,在国内近些年文坛的上诉几场重要文化文学讨论中,桑永海都没有缺席,他积极参与其中并有很出色的表现。”
确实如此,这个文集就是证明。在贬低鲁迅的思潮甚嚣尘上之时,他在上海、北京等地发表了《撤掉<阿Q正传>是文化的浮躁》等十余篇系列批判文章,直斥撤掉《阿Q正传》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为“文化的浮躁”,反驳“少不读鲁迅”的怪论,并旗帜鲜明论据充分地提倡“青少年最宜精读鲁迅”。他说:一个人,十五、六岁之前,是阅读的黄金期,也是阅读习惯的形成期,还是阅读倾向(爱读什么,不爱读什么)的培养期。小时吃进去的东西,是会影响一辈子的!”所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开明的国家和民族,都要引导青少年早些接受优秀文化遗产的熏陶。鲁迅著作是极具现实生命力的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属于青少年应该早些接受的瑰宝。“青少年心灵最纯真,身心最健旺,最宜精读鲁迅。”
此外,他还有关于郁达夫的“自我暴露”问题的新见解,关于影响广泛的“郭敬明现象”的深刻精准的辨析和批判,关于格致散文及散文虚构问题的多元化理解,关于中小学语文课的弊病与文学教育缺失的深入分析,关于学生阅读现状研究的一系列文章。他的文章,都是一针见血,旗帜鲜明,直奔主题,表现了他在文本内外所散发出来的颇为生动而真诚的批评精神。
从少年时代就沉迷在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中的桑永海,几乎终生受到经典的滋润,使他养成了文学评论家必备的对文学作品敏锐的艺术感觉能力。所以我们看到,桑永海的评论文章都浸润着文本赏析的底色,这是他的评论在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中受到比较广泛欢迎的又一个原因,我看这是桑永海的文学评论第三个突出的亮彩之处。我们看到,他的文论集里,留下了那么多优美的鉴赏文字,其实那就是赏析美文。例如:倾述普希金情结的《遥远的水一样的春愁》,描写大诗人对生命和死亡思索的《歌德:永恒的忧思》,还有《偷得维纳斯腰带的女诗人》、《月光诗人莫泊桑》、《浸润心灵的悲怆之美》、《那一片闪着白光的帆影》《天鹅的绝唱》等优秀之作。这些美丽的文章题目就散发着迷人的诗意。又如,他对歌德那首著名小诗《稍待,你也安息》的鉴赏,不是从小诗本身切入,而是首先引领读者去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歌德是怎样在几十年间为了这首诗他三次登上高山之巅的?又联系到我国几代大诗人是如何翻译这首诗的?他说:“这首诗即使汉译过来,如钱春绮之译,也委婉多姿、气势不凡。参差又整齐,有如元人小令,有如六言仄韵诗,貌似平实的诗句,却有一种直抵心灵的力量。”如果不是这样从背景和作家创作本事入手,而是就诗解诗,很难达到鉴赏的目的。可见,对文学经典苦心经营的鉴赏,确是文学评论的基础,也是当今文论中比较缺少的。張未民先生在《序言》中对桑永海文学评论中的两类文章做出了很中肯的评价:“那种数十年以文学经典滋养成的崇高、幽美、深邃的文学理想精神,成为他评论为文的根与本,成为无上之价与值。······他“杂文体”的批评性评论是捍卫经典;而“随笔体”的评论性文章则是在谈如何读经典,如何赏析经典,如何用经典开展文学教育”。在作家桑永海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长时期的经典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多么重大意义。
另外,读《风景说不尽》,我们会强烈的感受到桑永海有一种执拗的责任感,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作为教师,他的责任感突出表现在他对当下教育界的批判上。并且不仅仅是批判,他在十多年的写作中,从来不忘记向学生、家长、学校、相关教育部门献上解救的良策。从作文模式化的流行病,到读了十几年书相当多的孩子却没养成读书习惯;从大中学生热衷网络和郭敬明却不喜欢读名著;从考试题八股化到判卷的草菅人命。字里行间,都看得出他的 痛心疾首,他的忧心忡忡。我以为这是读了桑永海评论集不能不提的一大亮点。
在文学发展史上,文学批评从来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面,它是推动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一翼,也是沟通读者与作家作品之间的桥梁。我省作协推出“北望园文学评论丛书”,确实必要。我们真诚地希望多一些《风景说不尽》这样既有个人特色又接地气别具一格的文学评论出现,帮助受众鉴别文学作品的优劣是非,让我们从中读出文学经典的真趣味,探秘文学星空带给我们的愉悦,携手走进文学巨匠的后花园。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special/1265.gif)